在經濟的寒冬中,青年經濟學人的思考不曾“凍結”。經濟新動力何在?建立新金融秩序和格局的過程中需突破哪些難點?12月2日,由新京報主辦的“2015中國青年經濟學人論壇”在北京開幕。
為支持更多的青年經濟學者為中國經濟改革貢獻智慧,興業銀行出資贊助此次論壇,并派出旗下專業研究機構——興業經濟研究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業研究”)參與“經濟新動力 金融新格局”的主題探討。
中國青年經濟學人論壇由新京報于2013年啟動推出,是我國首個聚焦青年經濟學者的學術性交流平臺,已連續舉辦兩屆,吸引了一批年輕、有智慧、有擔當的經濟學新銳們參與,共同探討中國經濟與改革的熱點、焦點,為經濟金融改革貢獻“金點子”。
本屆論壇將聚焦兩大主題,一是經濟新常態下的新金融,一是互聯網金融。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等青年經濟學者中的佼佼者,以及網商銀行副行長馮亮、91金融創始人CEO許澤瑋、拍拍貸CEO張俊、小贏理財創始人唐越等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開拓先鋒,就如何在經濟增速下行的陣痛中尋找經濟新動力、重塑金融新格局將遭遇哪些阻力和難點以及互聯網金融的藍海與創新等問題展開對話。
有貨幣政策“預測帝”之稱的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興業研究公司副總裁魯政委與中國風投界赫赫有名的信中利國際控股董事長及創始人汪潮涌分別做主旨演講。魯政委從需要改革釋放經濟增長活力展開分析,指出融資貴并非經濟低迷的關鍵,最終指向人民幣匯率改革,認為“當前有效匯率高估下的‘產業空心化’,才是當前我國經濟的典型病癥,未來改革的重中之重,應該是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改革。”
魯政委同時表示,興業研究公司樂于將自身的經濟研究成果與社會分享,與經濟學界有識之士交流探討,共促經濟繁榮。興業銀行贊助支持此次論壇,既是向孜孜以求的經濟研究人士致敬,也是希望能夠鼓勵更多杰出青年經濟學人在經濟新常態下積極建言,為轉型、改革獻計獻策,貢獻非凡智慧。
近年來,興業銀行致力打造綜合金融集團,已成為國內目前擁有最多金融牌照的商業銀行之一,又于今年6月成立了國內首家“銀行系”研究公司——興業研究公司。該司通過市場化機制獨立運作,借助專業研究服務為中國銀行業轉型發展和金融市場成熟完善提供智力支持,研究領域包括宏觀經濟、利率、匯率、大宗商品、大類資產配置、行業研究與信用分析、金融工程、數據分析與挖掘等,覆蓋多層次金融市場,開辟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渠道,旨在打造中國金融業的“新型高端智庫”,探實體冷暖,做踏實金融,透過經濟金融研究的全局視野,為實體經濟探索新出路貢獻力量。